先天性脑积水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是商人也是藏家34931 [复制链接]

1#

是商人 也是藏家


在项立平看来,安思远真心热爱这些古董,而且将亚洲古董和西方家具融合得非常好。


中国论文


在安思远晚年,他一直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甚少让媒体踏足家中。2011年,上海第一财经频道制片人项立平为了节目录制,通过多方途径终于走进了这位传奇人士的家中,对他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采访。2014年,85岁的安思远辞世,项立平也成为最后一个采访安思远的中国记者。这份缘分,对于项立平来说是一段弥足珍贵的经历。本刊记者特意邀请项立平先生谈谈他眼中的安思远。


《中国收藏》:当年,我们听说安思远的传奇名号,心里总会有一种幻想。当您真实踏入安思远家中,您有什么感觉?


项立平:进入安思远家时候,感觉还是很震撼的,他的大宅里有很多房间,包括走廊、客厅、书房等,房间里满满当当摆放的都是古董。给人的整体印象是,安思远确实是把古董用起来了,而且将亚洲古董与西方家具融合得非常好。而不像国内一些收藏家,买了古董之后就收起来了,平时很少有机会摆放在外。


《中国收藏》:这是不是就像安思远说过的“如果无意与作品朝夕相对,就千万不要收藏它”?


项立平:对于他说的这句话,我认为,安思远实际上是一个古董商,古董商和收藏家是有区别的。经过他手的古董很多,也为了赚钱而卖掉很多,在他人生最后的一二十年里,他才开始真正意义地收藏。在不缺钱的情况下,他也不愿花心思去卖掉那些古董。年纪大了,生活富足,他更愿意有这样一个空间来盛放他喜爱的物件。他说的那句话,其实也是他晚年收藏心境的写照。


《中国收藏》:那么在您采访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事情让您印象非常深刻?


项立平: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点是,安思远一直一手抽着雪茄,一手摸着桌子上的古董。当时桌上的古董有两件,一件是汉代的金熊,就是今年在纽约佳士得安思远专场上出现的那只,另一件是汉代玉貔貅,这只玉貔貅没有出现在此次拍卖。看得出来,他确实非常喜爱这些古董,愿意与它们朝夕相对。当时他笑着说了一句话:“它们都是我的宠物。”眼神中流露出宠溺的表情。可以感觉得出,安思远是把古董当作有灵*、可以与他进行情感交流的伙伴。


《中国收藏》:尽管两个多小时采访的时间可以说比较短暂,但是根据交流沟通,以及身处他家中的感受,您觉得安思远是个怎样的人?


项立平:在我看来,安思远是一个非常睿智的人,他对亚洲古董的热爱近乎于固执。我见到他时,他已经八十几岁了,思路有时候不太清晰,但是在说到他所经历的古董或事情时,表情还是会很兴奋,神采奕奕,说明他是真心热爱着这些古董。另外,他非常喜欢石鲁的画,他反复强调说:“石鲁比齐白石更重要”。安思远喜欢石鲁其实不无道理,石鲁创作的后期常常处于一种癫狂状态,他的作品具有一些抽象性,笔力和色块等的运用非常具有个性,很容易被西方人接受。


《中国收藏》:您刚刚提到了此次纽约拍场出现的汉代金熊,成交价为280多万美元,很多人都认为这一数字超乎想像,有对名人头衔的追捧。此外,专场上出现的其他拍品价格也有很多非理性因素存在。对此您怎么看?


项立平:这只鎏金熊其实是2007年安思远在纽约佳士得的拍卖会上以20多万美元拍下的,当时价格并不便宜。现在拍出200多万美元,虽然有人可能觉得贵,但是仔细分析,它还是有贵的道理。一是这只金熊原本是席镇,一般一套四枚。在汉代,纸并不普及,人们普遍还是在简牍、绢帛上书写,因此需要这种席镇,熊是席镇中常见的题材。而这件金熊的特殊之处,在于经过岁月洗礼它的鎏金依然保存得比较完美,与其同时代的古董相比可以说是品相全美。二是在制作上,这只金熊神态顽皮、憨态可掬的样子很特别,目前看来是存世罕见的。三是它在汉代当时可能也不单单是席镇,因为这只金熊上手偏轻,很有可能在当时就是作为把玩件存在的,而把玩件的价值是远高于日常用品的。所以综合而言,这只金熊在此次纽约安思远专场上的表现还是物有所值的。


但是,专场上的其他物品却不都是如此。在艺术品市场上,不排除因为安思远的名号而产生的非理性购买现象。据我观察,在专场上出现了很多新藏家,他们以往从没在艺术品拍场上出现过,不排除是被安思远的名头所吸引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