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样、尿样、唐氏筛查,血压、血糖、胎心监控。从备孕时期的“辛勤劳作”,到妊娠时期的“谨小慎微”,作为女性生命中的重要时期,孕期的健康是每一个女性个体和家庭都尤为在意的重中之重。在确认妊娠到完成分娩的近40周的时间里,正常情况下,每一位孕妈妈平均需要接受近12次的孕期检查,产检的频率和内容也随时间变化不断调整。与此同时,随着孕周的增大,产检的功能也随之转变为: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以及母体妊娠期特发疾病。尤其到了孕晚期,为了避免新生儿出生感染,产检中也特地加入了“GBS筛查”,提前侦查菌种的重要“敌情”!
GBS是无乳链球菌的简称,在细菌大家族中属于革兰氏阳性球菌是人体胃肠道及女性泌尿生殖道中,正常存在的千亿细菌中的一种。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可以看到无乳链球菌成双或短链状排列。
什么是GBS?
乍听起来,感觉GBS是个好“住户”,对人体没什么危害,为什么需要在孕期检查中对其进行特殊“照顾”?
那是因为,虽然平日里GBS相对“消停”,但当女性进入围产期后,阴道或肠道内菌群微环境容易失调或局部免疫防御功能易发生异常。此时,GBS菌就会经由下生殖道上行或经血流侵入子宫、胎盘等脏器,进而感染胎儿引发肺炎;或经肺入血引发败血症;也可透过血脑屏障引发脑膜炎等!
据临床统计显示,GBS感染的新生儿经治疗后,约有30%~50%的新生儿会产生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包括脑瘫、脑积水、发育障碍、智力障碍、运动障碍、听力或视力受损等。此外,孕妈也可能感染GBS而发生早产、胎膜早破、羊膜绒毛膜炎或产后子宫内膜炎,甚至流产、死产等。
既然GBS菌对孕妈和新生儿这么“面善心恶”,到底该如何应对呢?
十二字真言:适时筛查,识别敌情,阻断控制!
目前,针对孕35-37周的孕妈,安排进行GBS筛查已成医院的常规诊疗流程。产科医生会在孕妇的阴道下三分之一处和肛门直肠下段处,采集样本后检测。值得一提的是,鉴于GBS感染引发的后果较为严重,医生们选用的标本采集装置也是大有讲究。这种专制的增菌肉汤培养基(没错,就是肉汤)具有选择性增加GBS生长的作用,提高后继的GBS细菌培养和分子检测的阳性率,防止漏检。
若GBS检测呈阳性,则会即时采取有效的母婴传播阻断措施。宝宝出生后,医务人员还需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