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脑积水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给我一个婴儿,我可以把他培养成任何任何人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初期的治疗方法 https://m.39.net/pf/a_4549564.html

19世纪,一位对教育界和心理学界影响深远的人物发表了这样一句话:给我一打婴儿,我可以按照你的想法,把他们培养成教师、律师、企业家甚至美国总统,这个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华生。他的观点持续影响着今后的教育界,华生之所以提出这个观点,是因为他做了这个“臭名昭著”的实验。

华生找来一位11个月的婴儿,和大多数婴儿一样,小阿尔伯特对毛茸茸的动物特别喜欢。开始,实验人员将一只小白鼠放在小阿尔伯特面前,天真无邪的小阿尔伯特看到小白鼠,想用手摸它,在他马上摸到小白鼠的时候,工作人员在小阿尔伯特背后用锤子用力敲打铁棒制造声响。小阿尔伯特听到巨大噪声吓得号啕大哭,重复数次后,只要小阿尔伯特出现,婴儿立马会哭。后来,小阿尔伯特不只见到小白鼠,见到任何毛茸茸的东西都会大哭,甚至这些都只是玩具。也许你认为这个实验很荒谬,可此时,看到这个新闻美国人,甚至全世界都为之高兴、欢呼。

此时的欧美国家,流传着一种“有用即为真理”的评判标准。华生的这个实验,让全美国看到了教育的希望。让孩子犯错再也不用一遍遍唠叨、教诲,直接给孩子不停地厌恶刺激即可。家里有个熊孩子打碎了家里的碟子,让他摔一次,用棍棒打哭一次,直到孩子拿起碟子就哭;学生在学校里,学生上课回头说话,转一次头打哭一次,三次之后,再也不敢上课回头了。看,是不是和你教育孩子有些类似呢。在这个年代,美国儿童都像是机器一样被培养长大,患上心理疾病,如自闭、抑郁等。这么荒谬的事情,难道就没人制止吗?

后来,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个人成长不只需要体罚,还需要足够的关爱。在几十年后,人们才渐渐意识到自己所犯下的错误,纷纷开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心灵的关心与呵护。陪伴、关心、母爱等美好的字眼重新占据社会的主流。但在此期间受过创伤的孩子们就放任不管吗,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除他们的痛苦。

既然可以通过持续的厌恶刺激减少孩子的某个反应,那么是否可以通过持续一些美好的刺激增加孩子原来的某个反应呢。经过尝试之后,治疗心理问题的“脱敏疗法”诞生了。举个例子,我们常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很多人对蛇都有恐惧感,这种恐惧感如何消除呢?

脱敏疗法先让你在脑海里想蛇的画面,如果害怕,则持续练习,直到不怕为止。如果通过这个阶段,给你一张蛇的画面,直到你看到照片上的蛇不害怕为止。接下来会让你去动物园看真蛇,直到不害怕为止。如果你想练习得更彻底,还可以不断尝试用手摸蛇。这个时候,你对蛇的恐惧感已经彻底消失了。看起来,华生的实验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对心理学的贡献远不如此。

在心理学刚刚成立,大众认为心理学就是玄学,心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何做研究呢?直到今天,很多人看到学习心理学的学生就想让他给自己解梦。华生提出了一个观点:心理和行为有直接联系,想要研究心理,可以从行为入手。心理虽然不能量化,行为却可以。此后,心理学有了长足的发展,也拿到了步入自然学科的入场券,很多人因此称华生为“心理学之父”。

很多人关心小阿尔伯特最后怎么样,是否一直活在阴影当中。由于年代比较久远,而且小阿尔伯特只是化名,很难考证。比较靠谱的说法是:在六岁的时候死于脑积水。这场令人非议的实验让心理学实验有了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所有心理学实验必须遵守人本主义原则。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