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影像
大脑半球梗死的影像学特征为进展性脑水肿和占位效应,同侧沟回消失、脑室受压,中线结构移位如透明隔和松果体。室间孔或三脑室闭塞导致脑脊液循环梗阻,进一步引起对侧侧脑室扩大以及梗阻性脑积水,使颅内压(ICP)持续性升高。脑干移位首先表现为同侧环池增宽,随着病情恶化环池被肿胀的脑组织填充,最后消失。在某些患者中,ACA和PCA受到压迫,也会造成相应血管分布区梗死(55)。
四脑室消失是小脑梗死后脑水肿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随后大脑基底池受压、脑干变形、脑积水、小脑扁桃体下疝和小脑幕上疝(25)。
CT成像
平扫脑CT是第一线的诊断检查项目,其主要作用包括:排除引起局灶性神经功能症状的病因如非血管性、结构性颅内损害等;鉴别脑缺血和出血;查找病因,判断预后;快速指导治疗。CT也可以作为大脑或小脑梗死后脑水肿的随访项目。CT也能够预测恶性水肿和不良预后,包括发病6h内头CT低密度改变,以及病变范围≥1/3MCA分布区(22,56-58)。另外,MCA高密度征或发病2天内中线移位≥5mm(59)也与神经功能恶化和早期死亡有关。
几个研究显示,CTA或DSA也能够预测脑水肿所致神经功能恶化。ICA远端“T型闭塞”(45,57)通常与恶性水肿相关。Willis环不完整者病变范围往往累及多个血管分布区(如,MCA和ACA或PCA)(22,60),预示着预后不良。大量放射学的发现适用于描述MCA梗死后病情恶化。小脑幕切迹疝是放射学的一个简单术语。其他描述包括同侧脑沟和侧脑室消失,ICP升高的CT征象(64)。最常用的放射学征象为中线移位的程度,这是放射学恶化的标准。对中线移位的定义差别较大,比如一些研究(16,60,65)没有对中线移位的程度进行明确定义,一些研究定义为在透明隔层面中线移位5mm(19,41,47,66-68),透明隔或松果体层面中线移位2mm(69,70),或10mm(71)。所有这些定义都是以组织移位作为标准,应该进一步发展和制定诊断脑水肿的连续CT参数,以识别临床恶化风险最高的患者。其他预测因素还包括低密度区50%MCA供血区,以及基底节受累(56,72)。
核磁共振(MRI)
MRI可以替代CT,但是其应用范围较窄,还有一些禁忌症包括体内植入金属、心脏起搏器以及病情不稳定等。四个研究采用DWI梗死体积的方法预测脑水肿所致神经功能恶化。三个研究评价了卒中发作大约6h内的MRI影像,发现预测迅速爆发性病程的最佳DWI体积的Cutoff值非常一致,分别为80ml(54)、82ml(16)或89ml(29)。当分析卒中发作14h时的MRI,发现DWI梗死体积ml能够预测病情恶化(73)。目前尚不能根据简单的MRI数据预测小脑梗死的体积,这将是以后研究的重要领域。
研究认为,灌注影像(PWI)的预测能力取得了矛盾的结果。一些研究显示出其价值(54),另一些研究没有发现这种价值。利用MRI影像预测脑水肿、判断脑干移位、评价重要结构的继发性损害等的价值,尚未被充分验讫。
其他神经影像
经颅多普勒超声是监测大面积脑梗死ICP升高的无创方法。搏动指数增加与中线移位和预后有关。经颅多普勒超声的数据有助于发现脑疝,以及制定内科和外科治疗的决策(74,75)。近红外分光镜是一种无创的方法,能够监测脑梗塞和脑水肿患者的颅内氧合作用(76)。有些方法虽然有过报道,但是需要进一步研究,包括灌注CT影像(18,20)、氙CT(77)、单光子发射型CT(30,78)、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69)、和BBB通透性成像(79-81)。
神经影像:推荐
1.预测大脑水肿的有效方法包括:发病6h内头颅CT显示低密度改变,梗死面积≥1/3MCA供血区,以及CT发现早期中线移位。(ClassI;LevelofEvidenceB)
2.发病6h内MRIDWI梗死体积是一个有效的工具,体积≥80ml能够预测迅速爆发性病程。(ClassI;LevelofEvidenceB)
3.平扫脑CT是首选的诊断检查项目,也可以用于监测大脑半球或小脑梗死后脑水肿的演变。发病两天内进行连续CT扫描有助于判断患者是否会发生症状性脑水肿。(ClassI;LevelofEvidenceC)
基础支持
ASA和ESO都对缺血性卒中的管理制定了各自的指南(82,83)。这些推荐意见同样适用于大面积脑梗死,但是管理大面积大脑半球或小脑卒中以及早期脑水肿的策略具有其特殊性。
分诊
开始各种处理措施之前,恰当的分诊非常重要。大面积卒中需要采取全面的监护和治疗措施,应该把患者安排到有神经监测能力的单元进行救治。一旦诊断确立,这些患者最好入住有专业人员管理的ICU或卒中单元进行救治。应该尽早请神经外科会诊,以便病情恶化时能够尽快制定减压外科手术或脑室造口减压外科手术(如小脑梗死)的治疗方案。当所在的医疗单位对治疗方案意见不一致或者没有能力提供综合管理时,应该早期识别患者是否会发生恶性脑水肿,并紧急把患者转送到高水平的治疗中心。管理这些患者需要高水平的多学科参与,包括神经危重症专家、血管神经病专家和神经外科专家。
分诊:推荐
1.应该把大面积卒中患者送到ICU或卒中单元救治,进行密切监护,提供全面治疗。(ClassI;LevelofEvidenceC)
2.医院不能提供全面治疗或者无法及时安排神经外科手术时,应该把患者转送到高水平的中心救治。(ClassIIa;LevelofEvidenceC)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