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脑积水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第期专访医院周良辅院士答脑 [复制链接]

1#

神外前沿讯,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周良辅院士,执刀近半个世纪,神经外科手术逾万例,在脑血管病、脑肿瘤和脑创伤这三大神经外科疾病上做出了的开创性研究。

周良辅院士自医院神经外科主任至今,带领团队把神经外科建设成为了现在世界上最大的神经外科中心之一,神经外科医生由21人增至人,年均手术量由台增至台,其中70%病人来自全国各地,5%来自亚太地区。

医院神经外科组织的“出神入话”会议上,周良辅院士接受了神外前沿的专访,医院神经外科的脑胶质瘤研究、人工智能发展、华山西院建设、临床医生培养等热点问题进行了解答。

以下是周良辅院士与神外前沿的对话实录:

1、关于人工智能

神外前沿:您之前讲课中谈到影像组学等人工智能技术,您估计何时可以用到临床?

周良辅:怎样看待人工智能在医学上的应用,首先要肯定的是,人工智能发展很快,特别是近10-20年,人工智能已经从电脑编程到算法,包括用神经网络来算,速度很快,加上电脑功能提高,目前可以解决不少的问题。

我们应该看到人工智能分三种水平,现在是“弱智”,可以用在导医、人工机器人、康复照顾等方面,也可以把我们的大数据整理出来,进行简单的统计学分析,以及人脸识别、自然语言识别等领域。

但是目前人工智能还没有达到人类的水平,达到人类的水平叫“强智”,超过人类的水平叫“超强智”。

人类有意识、思维、情感、认知等,现在人工智能还做不到,比如虽然人工智能可以实现能面孔识别,但面孔表情识别却不出来。

神外前沿:Watson人工智能系统好像在肿瘤诊断上很受欢迎了?

周良辅:肿瘤诊断上美国IBM的Watson人工智能系统,在我国有20医院引用了,对一般的肿瘤能诊断,确实比人快,但医院医生的诊疗水平。例如,现在美国MD安德森肿瘤中心宁可支付巨额违约金也要终止合作,因为Watson对疑难杂症还是不行,医院还可以,还是能解决一些问题。

我们对人工智能全盘否定也不好,将其神化也不行。目前人工智能的水平还处于“弱智”,但发展前景很广。在未来是否可以取代医生?我看不一定。我觉得人工智能可能会取代一些医生的劳动,帮助医生减轻劳动负荷、提高医疗质量。

2、关于脑胶质瘤科研布局

神外前沿:医院神经外科脑胶质瘤的科研与临床是如何布局的?

周良辅:脑胶质瘤我们是一个大的医疗组在做,里面有专门侧重搞影像技术的,像多模态、术中磁共振进行功能定位、唤醒麻醉等,目标是尽量提高肿瘤全切率。

另外还有一套班子是在搞分子生物学,重点研究领域除了化疗、基因治疗之外,还搞免疫治疗研究,因为免疫治疗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

神外前沿:有专家认为大脑是免疫豁免器官?

周良辅:这个看法不对,大脑是免疫豁免器官这是大概三五十年前的观点。现在认为大脑是有免疫反应的,比如说小胶质细胞,本身就会引起抑制免疫。

另外,大家都知道淋巴系统是重要免疫器官,过去认为大脑内没有淋巴系统,现在已经在解剖上找到了,在硬脑膜和静脉窦周围都是淋巴管。所以说免疫在中枢神经系统还是会有的。

现在的问题是存在血脑屏障会影响周围免疫细胞进入,除非血脑屏障破坏或部分开放。

神外前沿:脑胶质瘤的免疫治疗如何开展?

周良辅:免疫治疗是个方向,但是对免疫的看法可能存在误区。过去认为肿瘤在很大体积时免疫也能起到作用,其实不可能。

免疫治疗是希望提高人体的免疫系统的能力,之后再杀伤肿瘤。前提是肿瘤要大部分切掉,甚至“看不到”。“看不到”不代表肿瘤细胞就没有了,可能还有很多,这时候免疫系统起作用。

所以必须要改变过去的观点,对免疫治疗的标准和疗效判断等都要有所改变。

3、关于华山西院和脑研究

神外前沿:华山西院大家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