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积极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的企业青工,到长期对需要帮助的患儿提供帮助的爱心志愿团队,从热心散发余热照亮他人生活的退休老人,到用双手和智慧向偏远山区儿童献出爱心的学校师生……在前几天刚刚结束的开发区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推进会上,区内涌现出多个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组织、项目,温暖了这个乍暖还寒的初春。
学习雷锋精神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的事。近年来,开发区志愿服务向制度化发展,项目化运作,通过建立和规范志愿服务队,加强对社会公益组织的引导,从而推动了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机制化、常态化发展。从3月5日到日,从一天到每一天,如今,雷锋精神已经融入到人们每天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人人争做志愿者,个个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散落在区内的每个角落,成为推动辖区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
赛升药业四年乐捐用爱托起希望
在北京赛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工程设备部办公室的一个空闲工位上,放着一个红色的小箱子,虽然个头不大却颇受员工们的喜爱,平日里大家总喜欢用手里的零钱去“喂”它。这是公司工程设备部部长刘*设立的一个乐捐箱。
这个乐捐箱的由来还要从几年前说起。在一次参加*团会的活动上,刘*偶尔得知位于大兴区青云店镇的希望之家。这个民间的社会公益组织是通过自筹资金救助国内福利院依法养育的孤残弃婴,这些孩子来自全国各地的合作单位,均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或残障,多为唇腭裂、足内翻、先天性心脏病、脑积水、脊柱裂等先天性疾病。希望之家的故事让刘*内心很受感动,他决定为孩子们做些什么,于是,他在自己所在部门发起了乐捐,“用爱托起希望”志愿服务项目也随之诞生。
自那以后,希望之家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和成长便成为了刘*和部门同事们内心的牵挂。大家不仅结合公司制药的便利性,助养、陪伴孤残弃婴,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还先后通过希望之家“乘风逐梦”活动、部门内组织的“爱心乐捐慰问行动”等为患病孤儿捐款、捐物,奉献爱心,助养患病孤儿。
除了物资和钱款上的资助,志愿者还十分注重对孩子们的陪伴。刘*告诉记者,每年,同事们还经常到希望之家去看望孩子们,为他们带去需要的物资和小礼物,一起参加孤儿院组织的趣味活动,为孩子们带去了温暖和关爱,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希望的种子。
而这样的志愿服务一坚持就是四年多,这支志愿服务队的人数也壮大到30多人。截至目前,“用爱托起希望”志愿服务项目已累计助养6名患病孤儿,帮助他们治疗疾病,其中5位儿童均被收养,拥有了新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该志愿项目不仅为希望之家的患病孤儿们送去了温暖和希望,还为部门同事的子女们带去了关怀。“捐款所剩的一些结余,我们会给部门同事家里刚上幼儿园、小学、初中的子女送上书包、文具等小礼物,让孩子们感受到成长的喜悦。”刘*补充说。
“风润中华”项目惠及2.1万余名学生
一个个崭新的书包和篮球,是孩子们最好的礼物;一张张干净的课桌,成为孩子们积累知识的沃土;一节节生动的支教课,搭建起孩子们了解外部世界的桥梁……截至年底,金风科技打造的“风润中华”系列公益项目惠及名乡村教师、近所学校、2.1万余名乡村学生,造福十余万农牧民。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