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唐山市“文明标兵”评选发布组委会办公室公布了年1月份第二期“周文明标兵”名单。他们是:
1月份第二期“周文明标兵”事迹
01
代福春,乐亭县姜各庄镇明庄子村人。代福春出海这么多年,无论啥时候遇上突发事件,他常说生命是第一位的,无论情况多么复杂,只要碰上了,都会尽力伸出援助之手。年10月17日晚12时,代福春的船正在收网起货,突然听到呼喊声,刚开始以为是自家船员起货互相喊话,但凭借多年经验,他连忙命船员把机器关掉。在明确了求救声源的方向后,救人事大,代福春立刻命船员将渔网切断,价值4万余元的货品全部放弃不要,在夜深行船不利、基本没有能见度的情况下,经过一点一点挪动,通过捕鱼灯照向海面努力精确搜寻。不久,代福春看到两名渔民正在深海中挣扎,显得精疲力竭,他一边娴熟地将船只靠近,一边让船员用救生圈找准位置拋向落水人员。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两名落水者获救上船,此时的代福春一下子踏实了。
02
王新勇,唐山市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处处长。王新勇对党忠诚、勇于担当,业务过硬、实干肯干,落实委党组决策部署坚决有力、不打折扣。他主动下沉基层,每月至少赴现场督导一次,多次帮助县区企业解决手续繁杂、资金短缺、工程量大等多方面困难。王新勇始终坚持心无旁骛抓工作,一心一意谋划发展,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工作和学习中。他担任产业处长以来,周末和节假日几乎都坚持在岗位上,特别是在去年疫情严重期间,他在单位吃住90多天。他勤奋敬业的精神受到同志们的一致好评,分管领域业务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
03
张乃波,丰南区卫生健康局副主任医师。张乃波是唐山市参加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第一人,三年来他凭借多年流行病学调查经验,在疫情防控期间编制流行病学图解,撰写大型应急演练文案,作了大量工作和贡献。年8月某日深夜,这是张乃波在连续十天加夜班后骑电动车回家,路上突然晕厥倒地,幸遇两位环卫工人跑来相救,医院救治,经确定为多处骨折损伤,不能动弹,术后他惦记尚未完成的工作,第七天就办理了出院手续回到工作岗位。张乃波还是区里第一个艾滋病患者治疗医师、防艾宣传员,曾陪伴一名“艾恐症”青年同吃一桌餐,共饮一杯水,肩并肩,手拉手,连续七天以仁爱之心融化了恐艾青年心中坚冰。临走,青年关上门,扑通一声,双膝跪地,泪流满面。几年来,张乃波出色完成全国霍乱监测点、省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调查与血清监测等重大工作任务。
04
杜卫军,曹妃甸区农业农村局推广研究员。参加工作近30年来,杜卫军一直从事农技研究与推广,始终追求“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将技术送到百姓家”。他经常开着自己的私家车深入田间,及时准确掌握水稻栽培管理及病虫害动态,并积极向稻农提供技术指导。年,杜卫军逐渐发现网络线上交流不仅可以及时解答广大稻农的生产需求,还可以利用图片视频进行直观展示。他创建的农技交流群在本区和周边极具影响力,其朋友圈每天发布的动态几乎都是农业相关领域。杜卫军早在年就结合气候特点,及时提出预防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害防治方法,此举使稻农每亩增收元以上,每年减少损失万元以上。近年来,杜卫军注意到直播平台的形式更为适合当下农民朋友的需求,便经常利用晚上休息时间通过直播来解答农业生产难题。疫情防控期间,他利用快手直播平台发布农业知识和技术作品近篇,极大弥补了集中授课的限制。只要稻农们有需求,杜卫军都会义不容辞、尽心尽力帮助他们,那一面面锦旗都是对他真心付出的最好肯定。
05
韩华维,滦南县司各庄镇龙王庄村人。7年,韩华维的丈夫张杰被确诊为尿毒症,尽管当时家境贫寒,经济上困难重重,淳朴善良的韩华维坚决留在丈夫身边,不离不弃、为爱坚守。她辞掉了工作,四处筹款和寻找肾源,最终使丈夫换肾成功。在之后的年,韩华维夫妇开办了维杰超市,他们诚信经营、童叟无欺,生意越来越好,小两口不仅还清了债务,生活也有了起色,并从那年开始每年都为中考的孩子们免费准备早餐。他们夫妻经常念及乡亲们在自己困难时的无私帮助,这一路走来更是对周边生活困难的群众感同身受。所以他俩在、连续两年春节前夕,购买了价值元的慰问品为全村15户五保户、低保户和建档立卡户送去年货,并且在两年中上门进行志愿服务37次,用真诚和行动为乡亲注入温暖。感恩的心,和善而温润,韩华维夫妇知恩图报的情怀、勤俭持家的精神令人深深敬佩。
06
张慧平,唐山市第四幼儿园教师。工作25年来始终保持一颗热爱幼教事业的初心,誓做一名为人师表和幼儿、家长都喜爱的好老师。在工作中她发挥美术专业特长,完成了大量相关工作,每次接到任务后,大到作品构图布局,小到材料选择把控,她都会努力做到精致、极致,有时中午连饭都顾不上吃,晚上更是很晚才回家。工作之余,她多年来坚持照顾一位70多岁患有心脏病、糖尿病,因子女都不在身边而生活孤独的李奶奶。她陪奶奶聊天,收拾房间,给老人送去爱吃的蔬菜水果,并做上一顿可口的饭菜。渐渐的,平日看似闷闷不乐的李奶奶开朗了,爱笑了。
07
许淑华,迁安市彭店子乡高李庄村村民。许淑华与侄子、侄女的缘分源自于弟弟家早夭的第一个孩子,弟弟一家是低保户,因弟媳存在智力障碍,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照料儿女因此成了问题。弟媳生下第一个孩子后,由于疏于照看等原因导致孩子早亡。之后的侄子、侄女相继出生后,许淑华都是第一时间承担起照顾他们的责任。侄子今年16周岁,出生第5天就来到许淑华家中,至今仍然照顾着;侄女今年19周岁,在5岁时被查出因遗传患有先天性脑积水,医生都曾放弃了对孩子的治疗,但许淑华依然坚持在家中精心照顾,直到侄女12周岁能够勉强自理后才回到了自己家中。许淑华用十多年的坚持与挚爱守护了两个孩子的成长,真诚演绎了人间的至爱亲情,书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是人间最美的风景。
08
周凯,丰南区小集镇柳河村党支部书记,退役军人。任职期间,他带领村两委班子经多方协调、资金筹措,大刀阔斧地改善了柳河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5万元安装管道,更换村民吃水的水泵、变频设备;投资万元修建多平方米的民俗广场;投资8万元对村址进行维修;投资多万元对全村5万多平方米街道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改造路灯盏。他还自费购买材料,在年秋天开学季前,将药王庙小学校车的必经之路修整平坦。周凯经常组织开展各式技能培训,宣传党的好政策,协调企业对接市场、拓宽致富思路。他尽职做好扶贫工作,曾帮助村内赵翠芝、崔德良等建档立卡贫困户解决了就医、就业、家庭生活等难处。疫情防控之初,为了工作的他还拖后了因公负伤的脚部手术时间,术后未经休养又第一时间返回工作一线。
09
罗国志,路北区河北路街道南一社区书记。罗国志十几年如一日义务照顾社区残疾孤老孙俊英,从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展现了人间大爱。孙俊英听力残疾,常年独居,性格较孤僻,和家人关系不很融洽,还时常幻听幻觉。罗国志到社区任书记后,了解到她的情况,与她深入接触,经常谈心,帮助她达成写作、旅行、摄影等爱好。在孙俊英生活中有任何困难时,罗国志都会鼎力相助,正是在她真诚的关心和努力之下,孤寡老人孙俊英敞开了心扉,也成就了二人的“忘年之交”。罗国志常说:“社区工作人员热情平等地对待居民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而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付出得再多,我无怨无悔并深深幸福着。”
10
安建立,玉田县唐自头镇河心庄村人。是一位有着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和丈夫的爷爷奶奶相处得特别好,由于爱人在派出所工作,公务繁重经常无暇顾及家里,所以爷奶有病时都是安建立在照顾。奶奶病故后,爷爷就跟着孙子一家一起吃饭,安建立无微不至照顾着老人,在全村来讲,孙媳妇赡养爷爷的情况是独一无二的。为了方便出行,她给爷爷买了一辆脚蹬三轮车,爷爷高兴地常出去遛弯;为了跟老人家联系方便,她给爷爷买了一部手机,耐心教长辈使用技巧;她还会适时地准备好换季衣物,并经常去供销大厦给爷爷买高档的衣服穿;爷爷生病时,她医院并陪伴;爷爷生日时也都由她来操办。去年八月十五中秋节,她还和爱人开车拉着爷公公回到娘家一块儿过节,其乐融融,因此丈夫也对安建立十分感激、十分珍惜。他们对两个儿子的教育也很有方,都很知足上进。此外由于她对手机方面比较精通,邻里间谁家需要帮助时都愿意找她。安建立非常讲究生活品位,经常会买一些花来装点室内室外,加上她的勤劳肯干,曾被县妇联评为“美丽庭院标兵户”。
11
吴向晖,路南区学院南路街道立新西里社区居民网格员。他是一名不知疲倦的“勇士”,关键时刻变身“防疫战士”,冲锋在前。在社区日常工作中,他用奇思妙想为社区党建服务品牌“丽心港湾”设计精美的宣传册和宣传展牌,同时作为唐山劳动日报社全媒体中心美术编辑,他利用自身专长,为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拍摄疫情防控素材并制作小视频,鼓舞大家树立信心和决心。生活中他还是一名爱心“天使”,18年来坚持参加无偿献血和相关志愿服务,累计达次,献血总量70ml。吴向晖从没在意他所做的事会获得什么荣誉,他用真诚和实干展现了勇于担当,用行动诠释了“一个党员一面旗、一个党员一盏灯”的深刻内涵。
12
李成果,遵化市建明镇闫家屯村人。自年开始,他坚持义务清扫村级道路,全年无休、日复一日、默默坚守。在部队退役后李成果曾任村主任,积极乐观的他将村内大事小情都视为重任在肩,他的任劳任怨更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认可。退休后他积极参加村内各项活动,不顾自己患有脑血栓后遗症腿脚不便,自觉承担起村内卫生维护工作,每天坚持两次拉着自制小推车和扫帚,将村广场和主路上遗留的垃圾进行捡拾和打扫。几年如一日的坚守,托起的是一个村庄的生态文明,而在他的感召下,闫家屯村也有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志愿服务队,每逢月中月末,大家都在为维护村庄和镇区环境积极贡献力量。
13
刘超,遵化市地北头镇鲁家峪村人,冀热辽抗日根据地陈列馆馆长。刘超曾任鲁家峪村党支部书记三十多年,该村以前连续打出过11眼干井,曾被定义为“贫水村”,后经刘超和多方努力,在多次进行井位探测与专家论证后终于成功打出了5眼保水深井,自此结束了本村人到外村调水和买水吃的历史。离开村干部岗位后,刘超依然没有停下脚步,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探索,大力宣传冀热辽抗日根据地抗战精神,并将一个个抗战故事整理出来,全身心投入到冀热辽抗日根据地陈列馆的建设和讲解之中。同时作为义务讲解员,他多次到党政机关、大中小学进行宣讲,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与现如今老百姓身边的巨大变化联系起来,对听众进行全方位爱国主义教育。
14
何印友,开滦范各庄矿业公司掘进一区员工。年12月20日下午,在寒风刺骨、施救工具欠缺的情况下,何印友无畏、果断地带领同伴在短短10分钟内成功抢救祖孙三代落水者,挽救了一个家庭,彰显了煤矿工人的本色担当。当日15时,何印友在经过村水塘附近时听到呼救声,当即意识到有人落水,他与友人寻找到一根树杆和一段废旧光缆,即刻对落水者展开施救。在成功将三人救出后,何印友已是精疲力尽、浑身湿透,但当他看到落水者也湿漉漉地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时,无暇顾及自身状态,立刻进行安慰和问询,并得知这祖孙三代是到水塘边垂钓,其中父子俩一时兴起溜起冰来,后不慎掉进水中,在一旁急忙慌乱的爷爷也因施救不当落入冰窟。何印友得知了情况立即联系车辆,在附近村民的齐心协力下,将祖孙三人安全送至家中后,悄然离去。事后获救者经多方打听来当面道谢,何印友只是笑着说:“我当时脑子里唯一的想法就是救人,这样的事情不管谁遇到,相信都能挺身而出。”
15
刘迎春,玉田县无终街道旭升社区党支部书记。疫情防控期间,刘迎春在社区率先开展了“人头对人头、点对点”的网格管理模式,在居民生活区域内划分了个点位,在每个点位配备志愿者,确保了每栋有人管、每层有人看、每户有人盯,当居民有需求时,每个点位的志愿者能够及时来服务。日常工作中,他全心为民,在居民发生门牌号纠纷时,主动到家中了解情况,并协调相关部门重新排列了门牌号。在小区污水管道堵塞渗漏时,他连续跑办多个单位协商协调,污水管道得以重新改造。在得知居民许春雷妻子身患重病、瘫痪在床需要大额医疗费用时,他一边积极发动社区人员帮扶照顾,一边联系办理“惠唐保”相关事宜。在加强社区党建方面,他积极走访老党员和困难党员,开展系列志愿服务,同时培养年轻党员同志,不断提升队伍活力。刘迎春团结带领社区人员为民办实事、做好事,努力建设宜居幸福社区的工作成绩,得到了一致认可。
16
姜春梅,滦州市茨榆坨镇茨榆坨中学教师。自年毕业姜春梅就一直在农村初中任教,她用心对待每一个学生,比如极力劝导因与同学闹矛盾而出走的女生重返校园,鼓励成绩不好的学生成功突破自我、顺利考上重点高中等等。年姜春梅查出患腰椎管囊肿,医院诊断必须尽快手术,否则会双腿瘫痪、大小便失禁。姜老师不顾领导和家人的劝阻,决定先把两个班语文课讲完,把一学年的班工作做完,到时利用暑假时间再去手术。就是这样,在九月份开学的第一天,也是她术后的第78天,姜春梅老师不顾身体疼痛,又一次站在了她热爱并为之激扬青春的讲台上,当年中考,姜老师的班级里县重点高中录取率也达到了85%。近年来,姜春梅一直坚守在乡村教育这片土地上,她用自己的满腔真情成就了无数乡村孩子的求学梦,书写着教师的神圣职业和善美人生。
17
么军,路北区税务局缸窑分局四级主办。他年就参加了税收工作,那时骑着自行车东奔西跑,没有休息日,有时冒着大雨、踏着半尺多厚的大雪,也要去市场征收相关税费。一晃几十年来,他对工作仍然兢兢业业,在做好本职同时,他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协助社区完成了诸多工作。年8月18日,唐山突降一场几十年罕见的大雨,么军当时正在龙东社区参与卫生城创建系列活动。当时雨下得很大,么军深知此时晚回家会意味着什么,但他“坚守阵地,绝不临阵脱逃”,直到最后圆满完成任务才想起离开,怎奈路上积水严重,很多汽车水淹熄火,漂浮起来,么军的汽车也未能幸免,不能动弹。事后他还说:“汽车掉链子是小事,工作掉链子可是大事。”这就是他,一步一个脚印,用一颗赤诚之心,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
18
杨玉兰,路南区文北街道爱国里社区荷花坑运输楼居民。“这片小区我最熟悉,让我来,保证当好防疫主心骨!”年3月19日,88岁高龄的杨玉兰老人主动请缨,要求加入疫情防控。杨玉兰多年前曾是爱国里社区的老书记,退休后成了运输楼志愿者们的领头人,她人老心不老,尤其是服务居民的热心不减,她主动配合社区工作,在各项活动中总能看到她的身影。当邻里之间需要帮助时,只要是力所能及的,杨玉兰都会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小区里有一些老人的子女不在身边,年龄大了行动不便,她得知后自掏腰包,为这些独居老人买菜做饭。在杨玉兰老人身上,彰显着退休不褪色的责任担当,也激励着新一代的社区工作人员积极进取、不断提升。
19
张景阳,丰润区太平路中建城一社区居民,退役军人。疫情防控期间,他作为社区志愿者主动参与相关工作,在一次核酸检测中突然下雨,来不及搭建雨棚,为工作延续进行,他立刻腾出自家的进门雨棚,还自己动手制作了试管架和身份证放置架,保证了工作快速顺利开展。退休后张景阳开始学习电脑,在网上学习了软件使用、电脑维修和网站建设与管理知识,他的悟性很高,此后帮助了一些企业、个人建立和管理网站,并且每年义务教他人学习和维修电脑数十次。利用自己此类专长,张景阳还在小区封控管理期间多次帮助居民远程解决上网课和居家办公等网络困难。邻居们在